冷製法和熱製法?手工皂製作方法差別 3 分鐘看懂!
在手工皂製作方法中,最常見的有「冷製法」和「熱製法」兩種,除了實際手工皂製作過程的差異外,最終手工皂的質地、效果及香氣保留也都會有所不同,家務室將透過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這兩種製作方法的差別,並選用自己喜歡的手工皂類型!
冷製法手工皂
冷製法,是將油脂與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,透過自然的皂化過程,讓油脂轉化為肥皂,整個過程不涉及外部加熱,只有在攪拌混合時會產生微量的熱量,其手工皂製作過程如下:
-
準備油脂和鹼液|選擇不同的油脂,如橄欖油、椰子油、棕櫚油等,並準備適量的氫氧化鈉與水一同溶解。
-
混合過程|將油脂加熱至適合的溫度(通常是 40-50°C),然後慢慢將鹼液加入油脂中,並持續攪拌直到達到皂液變得濃稠。
-
添加精油和添加物|在皂液變得濃稠狀態後,可以加入精油、草本植物、色素,來調整手工皂的香氣與外觀。
-
模具和熟化|將混合好的皂液倒入模具中,靜置 24-48 小時硬化,完成後,將其脫模並切割成塊狀,然後放置約 4-6 週讓皂完全熟化,這段時間皂化過程會徹底完成,並且肥皂中的鹼性會減少到安全範圍。
冷製法優點
冷製法由於不需要加熱,所以精油中的香氣與養分能更好地保存下來,並提升手工皂的護膚效果,此外冷製法製作的手工皂質地較溫和且豐盈,特別適合皮膚敏感的人使用。
冷製法缺點
冷製手工皂由於需要較長的熟化時間,通常需要等待 4-6 週才能使用,且相對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和比例,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有些挑戰。
熱製法手工皂
熱製法則是一種在製作過程中,使用外部加熱來促進皂化反應的方法,透過加速皂化反應的速度,讓油脂和鹼液更快轉化成肥皂,縮短了冷製法中長達數週的熟化時間,製作方法如下:
-
準備油脂和鹼液|和冷製法一樣,先準備好油脂與氫氧化鈉水溶液。
-
混合並加熱|將油脂與鹼液混合後,放入慢炖鍋或雙層鍋中進行低溫加熱,通常加熱溫度保持在 60-80°C 之間,持續攪拌至肥皂呈現凝膠狀。
-
皂化過程加速|透過加熱,皂化反應會加快,一般只需 1-2 小時,等到肥皂的表面呈現透明凝膠狀即可。
-
添加精油與倒模|在皂化反應完成後,將肥皂液體從鍋中取出,並加入精油等成分,然後倒入模具中靜置冷卻。
-
冷卻與使用|熱製法不需要像冷製法一樣長時間的熟化,通常在數天內即可使用。
熱製法優點
熱製法加速了皂化過程,縮短了熟化時間,製作完成後幾乎可以立即使用,且皂化過程更為明顯且易於掌握,對於初學者更為直觀易操作。
熱製法缺點
由於高溫處理,精油中的香氣和活性成分可能會在加熱過程中揮發,導致肥皂的香氣和保養效果減弱,此外熱製法手工皂質地通常較冷製法粗糙,肥皂的外觀可能不如冷製手工皂精緻。
如何挑選合適手工皂製作法
選擇冷製法還是熱製法,主要取決於你的製作需求和目標,如果你希望保留更多天然成分的養分與香氣,並且不急著立即使用,冷製法可能更適合你;但如果你想要快速製作並享受立即使用的便利,熱製法則是更好的選擇。
小結
手工皂的製作既是科學,也是藝術。冷製法和熱製法各有其優缺點,根據你的時間安排和皂的用途,可以靈活選擇適合的方法。無論你選擇哪種方法,透過手工製作,你都能擁有一款專屬於自己的天然肥皂,享受健康護膚的同時,也體驗到了手工創作的樂趣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