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工皂製作新手攻略!如何用家中常見工具低成本製作手工皂
如果你曾想過要自行製作手工皂,但還不確定是否要去購買課程,甚至是直接下訂許多設備,事實上手工皂的製作並不需要繁複的設備,甚至許多家中常見的物品,就能作為新手初次使用時,可替代用的工具,並幫助你製作出專屬的手工皂。
今天家務室整理出「為新手準備的手工皂製作詳細攻略」,讓你輕鬆學會在家中使用低成本工具製作手工皂!
手工皂的基本成分
首先先來認識、了解手工皂的基本成分,手工皂的主要成分為油脂、鹼液和水,並透過皂化反應,將其轉換成我們最終使用的手工皂,其手工皂原材料包含有:
- 植物油|植物油是手工皂的基礎成分,家中最常見的橄欖油就可以直接使用,並再適當搭配購買椰子油、乳木果油也常用,且具有不同護膚效果的油脂來混搭。
- 鹼液(氫氧化鈉)|鹼液能夠使油脂產生皂化反應,轉變成皂分子和甘油,這邊會建議使用專業的氫氧化鈉來製作手工皂,一般的化學原物料行都能買得到,相對是好入手的材料之一。
- 水|水是混合氫氧化鈉的媒介,純淨水、蒸餾水等都可以用於手工皂製作。
- 精油|薰衣草、茶樹、檸檬等精油都是常見的選項,可再挑選原先家中即有的精油來使用。
低成本手工皂製作方式
製造手工皂時,主要所需工具就是加熱用容器、電子秤、模具等,在初次製作不追求精準、特殊造型的情況下,可以用以下對應的器具來作替代。
加熱容器
主要用於混合鹼液和油脂,因此會需要挑選具耐腐蝕的鍋具,一般家中常配置的不鏽鋼盆或耐熱玻璃碗即可使用。
攪拌器
攪拌器的目的,主要是幫助油脂和鹼液均勻混合,來達到縮短皂化時間的效果,但如果沒有的話,其實家中的湯匙、筷子皆也可使用,只是要達到均勻混合,會需要多花一些時間處理。
電子秤
手工皂製作時,各成分能抓住精確比例,會影響最終的質地、精細度,但一台電子秤最低也上看一千多元起,因此如果是在初嘗試時,可以先使用量杯來替代,等確定有長期製作的需求或習慣時,再考慮另外購入即可。
模具
模具除了塑形外,主要功能就是客製化自己喜歡的造型,但如果只是想製作一般的方塊形狀,如洗淨的牛奶盒就會是很好的低成本替代方案了。
溫度計
溫度計用於測量油脂和鹼液的溫度,確保兩者在相似溫度下混合,但如果沒有這類專門道具,可以大致用手感測溫,並搭配視覺觀看,來評估鹼液和油質的混合狀況。
手工皂製作步驟
首先量秤出所需的油脂和水、鹼液,並確認好各比例後,預備穿戴好手套和護目鏡,來確保後續加熱時的安全,接續將氫氧化鈉緩慢加入水中(需以耐腐蝕性容器承裝,並切勿反過來倒入),並輕輕攪拌至完全溶解,過程中鹼液會慢慢發熱,需等待其冷卻至 40-50° C 後,倒入同樣加熱至差不多溫度的油脂,並持續攪拌,直到液態變為類似布丁的濃稠質地為止。
當到這個階段時,就可以加入喜歡的精油、色素,來增添手工皂的香氣和美觀,並將皂液倒入預備好的模具容器中,輕輕輕輕震動模具以去除氣泡,並覆蓋保鮮膜及放置於陰涼處保持清潔性。
靜置 24-48 小時,待手工皂充分皂化凝固後,即可取出並切割成適當大小,接續再靜置 4-6 週進行熟成,讓手工皂更為溫和後即可使用。
新手製作手工皂的常見問題
初次製作時,會有幾個新手常容易犯的錯誤,最常見的即為「皂化不完全」,原因通常是鹼液和油脂溫度相差過大導致,如無購買溫度計,就會需要多試錯,來抓到合適的狀態再進行攪拌。
其次則是比例不對,如椰子油比例過高時,會導致皂質過硬,過軟則可能是橄欖油比例過高
手工皂的保養與保存
製作完後的保存,基本上就是保持「乾燥」、「通風」,避免潮濕造成皂體軟化,也避免陽光直射,造成皂體變質,除此之外,手工皂在保存上並無其他特別須留意之處了。
總結
製作手工皂並不需要昂貴的設備,家中的基本工具加上簡單的材料就能創造出天然的護膚產品。
希望這篇新手攻略能幫助你輕鬆上手,享受手工皂製作的樂趣!
上述即為手工皂製作的基本流程,其他手工皂的相關資訊,可參考下方連結: